上肢截肢的殘肢包紮護理

上肢截肢的殘肢包紮護理


截肢術後的傷口照護非常重要,應盡量避免疤痕沾黏。上肢截肢後,殘肢的水腫情況雖然沒有下肢截肢來得嚴重,但水腫控制及手圍紀錄仍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裝配電子手的患者,手圍的變化將會影響承筒內電極與殘肢的接觸,因此,正確的使用彈性繃帶纏繞殘肢,將可減少水腫,並讓殘肢得到良好的塑形效果。

肘上截肢-殘肢包紮法

1.由前至後打摺
2.反摺旋繞至前,固定繃帶
3.再依8字形先向內下側進入
4.從外下側出來
5.再向內上側進入,從外上側出來
6.每一圈蓋住前一圈,約留1公分寬度,重複上列步驟數次
7.由內上側繞出來之後,繞經背部由對側腋下繞回上臂前側固定

肘下截肢-殘肢包紮法

1.由前至後打摺
2.反摺旋繞至前,固定繃帶
3.再依8字形先向內下側進入
4.從外下側出來
5.再向內上側進入,從外上側出來
6.每一圈蓋住前一圈,約留1公分寬度,重複上述步驟數次
7.由內上側繞出來之後,繞經背部由對側腋下繞回上臂前側固定
8.固定在前側時,必須越過肘關節

使用彈性繃帶包紮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1.上肢也需要壓迫式包紮,以減少水腫問題及殘肢變形。

2.使用8字形包紮法,包紮重點是必須使用「斜角式」轉摺而非環繞式轉摺,讓殘肢的血液循環不會被圍繞的壓力阻塞,避免類似止血帶的效應。

3.對於殘肢較短的肘上截肢者,彈性繃帶要纏繞到對側腋下固定及懸吊包紮。

4.每日每數個小時就需要重新包紮繃帶,以維持壓力及血液循環。

5.除了彈性繃帶,塑形彈性襪也是另一種可以考慮使用的選擇。


肢體復健運動與義肢裝配

肢體復健運動與義肢裝配


不論在截肢前後,都應該及早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開始復健運動,訓練肌力以增進身體活動,防止合併症的發生,不僅截肢部位需要運動,健側也需要同時做運動,讓肌肉與關節保持正常運動範圍,避免關節僵硬及肌肉攣縮。義肢裝配的時間,需視傷口癒合程度,經醫師確認後進行安排,患者若能及早學習自我照顧及接受肢體運動訓練,在未來裝配義肢時,將可更順利。不管新、舊截肢患者,都應養成長期的復健運動習慣,來維持良好的肌力與活動度。

上肢肢體運動訓練

上肢肢體運動訓練

注意事項:

截肢處近端關節周圍的肌肉要在殘肢狀態許可的情況下盡早開始活動,以預防廢用的負面效應,同時也讓截肢者的肌肉與關節準備好接受穿戴義肢。

1. 肢體運動越早開始越好,術後第一天即可開始健肢與患肢運動。平均每天至少運動二回,每項動作做15次,並依個人情況逐漸增加。

2. 肘下的截肢者特別要注意的是肘關節伸直的關節活動度,另外,肩關節側抬及外轉肌群也不能忽略。

3. 肘上截肢者,要特別強調肩關節的肌群,尤其是手臂側抬及後抬肌群。

4. 由於兩手重量的不平衡會改變整體軀幹的姿勢,對於正在成長的截肢者需要特別注意脊椎側彎的情況。

坐姿,兩臂自然下垂,再向上側舉,盡可能舉高
兩臂下垂,從前面往上抬舉,直至頭頂上
兩臂自然下垂,向後甩,盡可能甩高
兩臂自然下垂,側舉兩臂至與肩平行,再做外旋運動
兩臂自然下垂,盡可能地做內外旋運動
兩臂舉高與肩平行,向後拉伸,使兩側肩胛同時內收
站立,兩臂前舉至與肩平行,再向前伸,盡量使兩側肩胛外展
盡可能擴展胸部,並且深呼吸

德林可能會使用cookie來記憶您登陸瀏覽的細節,以收集統計數據來優化網站,並根據您感興趣的議題在我們的網站上提供行銷資訊。
繼續瀏覽我們的網站或點擊下面”確定”按鈕,即表示您同意在您的裝置上儲存此Cookie。欲了解更多信息,請參閱我們的隱私條款和Cookie條款